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厚植青少年文化自信,响应“百万大学生进社区”社会实践号召,4月11日下午,智能汽车与建筑工程系师生走进世纪城红黄蓝幼儿园,以“传承非遗文化,体验文创乐趣”为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。活动将非遗知识科普与创意手工实践相结合,架起大学生与幼儿共学共长的桥梁,为青年学子深入社区、服务基层注入非遗传承新活力。
活动在幼儿园孩子们的期待中拉开帷幕。智能汽车与建筑工程系志愿者以“非遗与扭扭棒的故事”为切入点,通过生动图文向孩子们讲述传统竹编技艺的诞生背景、传承困境与创新突破。从“纵横间的细腻与辽阔”到“毫厘缝隙中的通透明净”,用童趣化语言将篾匠的匠心娓娓道来,让孩子们感受到非遗文化跨越时空的生命力。

实践环节中,大学生志愿者与幼儿两两结对,以扭扭棒为材料进行竹编纹样创意制作。志愿者们化身“非遗小导师”,手把手指导孩子们折叠、穿插、塑形,将传统编织技艺转化为童趣作品。活动现场还设置了“虚拟币兑换”激励机制,孩子们通过完成作品换取文创奖品,在欢声笑语中深化对非遗美学的理解。活动尾声,师生与幼儿拍摄创意合影,用镜头定格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温馨画面。


“大学生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传递文化,这种‘大手牵小手’的互动特别有感染力。”幼儿园教师高度评价活动成效。本次活动深度融合专业特色与劳动教育,大学生在服务中锻炼沟通引导能力,幼儿在创作中启蒙工匠精神,生动诠释了“知行合一、代际共长”的教育理念。未来,智能汽车与建筑工程系将持续探索非遗活态传承路径,以青年力量推动传统文化浸润童心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