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 年对于很多职场人来说都不是平静的一年,阿里、腾讯等一线大厂冻结社招,裁员声更是时不时登录热搜, 滴滴裁员 15%,摩拜裁员 30%,甲骨文中国裁员将近千...2020 年职场新人如何应对这一形势?
特邀分享嘉宾:陌川
「陌川的人生充电小学堂」星球星主,微博签约知名职场博主,累积阅读超过五千万,HR总监 12 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,开展职场、自我管理训练营累计十余次,成功帮助部分粉丝跨行跨领域、迈入人生崭新阶段。
新人在职场很容易感到迷茫焦虑、被老油条坑、面对人际压力、没人教没人带、工作强度高且看不到前景.......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,才能避免上述问题?
以往接到的求助中,绝大多数新人对于职场的烦恼都来自于:不能对自己进行清晰定位。
拿了一手好牌的,总觉得自己可以找到更好的平台、有更好的发展,吃着碗里看锅里,导致哪边都没做好。
明明一手烂牌的,却总觉得自己的牌还不错,想要的太多,能提供的价值则太少。
实际上,对于新人而言,评判你实力、筹码的普适性标准很简单,就是五个维度:
① 实习经历。② 在校期间自学、实践、校内外活动比赛等的经历。③ 学历层级及含金量。④ 沟通表达能力。⑤ 目标清晰度。
上述基本上是大部分用人单位HR 选人用人的基础必看项,我们可以据此对自己的实力筹码进行初步评估:
- 实习经历:A. 与目标岗位有一定匹配度的大厂实习经历,有推荐信:10 分;无推荐信:8 分。B. 与目标岗位有一定匹配度的规模型企业实习经历,有推荐信:8 分;无推荐信:6 分。C. 与目标岗位有一定匹配度的普通企业实习经历,有推荐信:6 分;无推荐信:4 分。D. 与目标岗位有一定匹配度的小型企业实习经历:3 分。E. 与目标岗位匹配度较低的实习经历:2 分。F. 无实习经历:0 分。
- 在校期间自学、实践、校内外活动比赛等的经历:A. 在校期间有自学/实践/校内外活动比赛经历,与目标岗位有关联性或帮助性,取得一定成效:10 分;成效一般:8 分。B. 在校期间有自学/实践/校内外活动比赛经历,与目标岗位有关联性或帮助性,无可量化的成效:6 分。C. 在校期间有自学/实践/校内外活动比赛经历,与目标岗位关联或帮助性不大,2 ~ 4 分。D. 无相关自学/实践/校内外活动比赛经历,0 分。
- 学历层级及含金量:A. 名校毕业,研究生及以上学历,专业与目标岗位高度匹配:10分;专业与目标岗位有一定匹配性:8 分;不太匹配:6 分。B. 名校毕业,本科学历,专业与目标岗位高度匹配:8 分;专业与目标岗位有一定匹配度:6 分;不太匹配:4 分。C. 普通学校毕业,研究生以上学历,专业与目标岗位高度匹配:6 分;专业与目标岗位有一定匹配度:4 ~ 5 分;不太匹配:3 分。D. 普通学校毕业,本科学历,专业与目标岗位高度匹配:4~5 分;专业与目标岗位有一定匹配度:3 ~ 4 分;不太匹配:2 分。E. 普通学校毕业,本科以下学历:0 ~ 2 分。
- 沟通表达能力:A.在校期间人际关系好,交友广泛,能跟老师、前辈们无障碍沟通,有过演讲等经历,可以做到精准表达:10 分;无演讲等经历,表达效率质量较高:8 分。B.在校期间人际关系尚可,能跟室友、同学、班主任愉快相处,有过演讲等经历:8 分;无演讲等经历:6 分。C.在校期间人际关系一般,只有固定几个朋友,很少跟老师前辈等沟通:4 分。D.在校期间人际关系较糟糕,容易陷入人际烦恼,不知该如何跟周围人沟通、不懂自我表达:0 ~ 2 分。
- 目标清晰度:A. 过往能为自己设立清晰的、可具象化、可量化的目标,且按时完成率高于 80%;未来拥有清晰且坚定目标,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大/中目标:10 分;小目标:8 分。B. 过往设立过一些目标,完成率达到 60% 以上;未来比较清楚自己要做什么。大/中目标:8 分;小目标:6 分 。C. 过往没什么目标,走一步看一步,但眼下的事情完成率可以达到 60%以上;对未来有模糊的概念,但不清晰,容易迷茫:4 分。D. 过往没有过目标,也很难完成眼下的学习或工作任务,容易拖延;未来没有方向,特别迷茫、焦虑:0 ~ 2 分。
根据上面的「自我定位评估」,得出的总分数:
① 40 ~ 50 分:尽量考虑大厂、外企、正规大型平台,根据自己短期的目标选择到底是侧重于薪资待遇、落户福利、提升空间、学习机会还是其他?
注意:哪怕是大厂,也不可能事事都完美;存在缺陷不足、有让你不满意的地方,特别正常。绝对100% 完美的企业是不存在的,正确认知这件事儿,有助于我们摆正心态、少走弯路。该过程中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个人目标能否尽快达成?一切都围绕目标进行,并以结果为导向。② 30 ~ 40 分:尽量选择外企、规模型企业、企事业单位,也可以考虑考编、考公等等,其他同 ① 。③ 20~30分:目前你的实力筹码非常一般,注意不要好高骛远——梦想往往很美好,现实经常很残酷。
这时我们最好是先看看个人目标,选出其中一个你认为最重要的去达成,就别太纠结企业规模、公司文化氛围及发展前景了,先刷经验成效,把实力筹码提升上去之后,再进行下一步。
④ 10 ~ 20分:你的实力筹码较羸弱,这时最好脚踏实地,选择一个最有可能成就个人目标的企业平台去开展工作。暂时先不要纠结薪资待遇、路途、工作强度、公司是否正规、领导是不是忐忑.......
先想办法把能拔高的方面进行拔高,追上起点高的朋友们。等追上以后,再进行下一步。
⑤ 10 分以下:这类朋友有个普遍认知,觉得「实在不行我就只能去考教师编/考研/考公/进入编制内体制内了」。大错特错!
上述任何一项,都是唯有当你实力筹码比较强的时候,做起来锦上添花的事情,而绝对不可能成为人生兜底项。如果五个维度的基础项分数都特别低,哪怕真的以中彩票的概率考上了,进入单位后,仍然有大概率是忐忑的。
这时最应该做的是逐步补齐实力筹码——可以通过继续学习补足学历差距,但这绝不应该成为唯一目的,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。
继续学习的过程中,将另外四个维度也都要补齐,要让自己在继续学习期间有全方位质的提升飞跃,而不只是把“继续考研”当成逃避竞争压力的“避风港”,然后日常一切照旧,完全不去改善提升。
否则,哪怕你浪费2 ~ 3 年时间考研成功了,上岸了,步入社会后,仍然是塌特的。
职场新人最容易出现的问题,就是认为「没人教没人带、得不到学习机会,也没有发展空间」。
其实,任何岗位都可以学到东西,区别只在于,当事人能否意识到「我不知道什么、我需要知道什么」。
① 比如,同样都是有一定技术含量、发展空间的市场助理岗位。
拥有旺盛好奇心及深入提问能力的人,会持续思考:
目前企业在行业内处于怎样的地位?竞品有哪些?以往公司对于市场推广这部分内容是怎么做的?
今年的战略目标是什么?其他竞品都采取了哪些战略?哪一种做得好、可以提供参考借鉴的?
部门负责人及团队负责人的需求是什么?他们希望达成什么?自己该怎么做,才能为团队及上级提供帮助支持?
行业内优质案例有哪些?如果想做到这一步,自己还需要自学哪些知识技巧?
以上,任意一项拿出来都可以进一步深入提问。能够具备这样觉悟的个体,哪怕没人教没人带,也会制订清晰的学习目标,按部就班去完成。
而没有好奇心及深入提问能力的人,则会:
× 上级不管我,没人教没人带,无从下手。× 市场助理都是琐碎的工作,没有技术含量,做着没有成就感。× 看不到发展空间,没有前途,而且工作强度还很高,都是些毫无意义的事情。× 目前处理的事情无法帮助个人提升成长,完全就是上级以及部门的打杂碎催,太悲剧了。
因为不具备旺盛好奇心,所以认为「市场助理」的岗位仅止于事务性工作的完成,没必要深入去了解更多;因为不具备「深入思考」的提问,所以哪怕的确仍有提升空间,然而当事人根本不知道题目是什么,更勿论根据题目找到答案了。
② 如何拥有旺盛的好奇心?两个维度:有明确的晋升目标。有领域内的大佬作为标杆。
第一个维度中,我们新人必须先明确,自己未来想往哪个方向晋升?这也是为何「自我定位」非常重要,因为其中「拥有清晰且坚定的个人目标」是决定你职场胜负的关键。
唯有树立清晰的目标,才能知道接下来要往哪个方向去努力。
当我们确定晋升方向之后就会发现,自己还有很多需要了解、学习、提升的地方。而这些内容,与我们目前从事的、看上去很琐碎、很繁杂、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,有紧密且复杂的关联。
可以这么理解:琐碎基础事务性工作不一定都对未来发展有帮助,但如果连这些工作都做不好,且不能通过这类工作向上延展、逐步接触更重要的核心工作,那么很显然,你的职场未来发展肯定是好不了的。
第二个维度,需要知道领域内哪些大佬做得不错?将这些大佬作为自己的榜样,多借鉴他们的方式方法、思维路径。
比如HR 领域的大佬是阿里彭蕾,销售领域的大佬是格力董明珠.......找出你所在领域的厉害榜样,具备「向对方看齐」的主观意愿。
所谓「360 行、行行出状元」,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「有无发展前景」的行业或领域,它跟所在行业、领域、岗位都没关系,跟个体是否愿意积极努力的逆流而上有关系。
总之,想要拥有旺盛好奇心,首先要知道,你需要知道什么?其次是意识到,你为何必须知道这些?
新人最常见的痛点难点主要是两方面:不知道该如何在职场展示自己、推广自己?在职场做了错误的展示及推广,结果适得其反了。
比如:-- “新人在会议上应该提意见建议吗?”-- “刚入职不满1年,领导让我们说说自己的想法或方案,该怎么办?”-- “工作不太久,参加商务饭局应该带动气氛及发起话题吗?”-- “加入了一个行业领域的社群,应该多跟别人聊天吗?”
这类求助几乎每天都能见到,该如何把握呢?
其实,自我展示及推广主要分两个维度:
① 对企业内部展示。② 对企业外部展示。后者又分为:与企业有关的外部展示;与企业无关、与个人有关的外部展示。
① 对企业内部展示,目的是:显示自我价值、获得更多资源、机会、话语权。
新人要注意的是:
× 不要在公开场合高调展示独特性、优秀的专业技术或能力,否则容易木秀于林。诸如「会议、培训、演讲、公司或部门聚餐、拓展等活动」等都属于“公开场合”,这类场合尽量随大流、中庸、别人干嘛你干嘛、老员工怎么做你就怎么做。少展示,不展示;少个色,勿自我。
少提意见建议,多聊大而空;少谈方案计划,多总结团队成效、并归功于领导及所有同事。可以在公开场合展示「活泼开朗、友善亲切」等「对他人没有利益威胁」的特质。
注意:所有特质一旦过了,就容易形成「威胁感」,所以必须掌握好尺度,切勿太过!可以在公开场合展示「略死板、略木讷、为了工作一根筋、严谨缜密」等「对他人没有利益威胁、且能让领导欣赏」的特质。
这类展示尤其适合从事财务类、审计类、技术类、工程类、数据类、文字处理类等岗位工作者。
可以在公开场合展示工作从来不出错的特质。很多新人都认为,混职场做的越多越好,实际上则不然——很多时候,做得越多越容易出错;哪怕你前面有 10 件功劳,但只要有 1 次错漏,上级及同事对你的印象一定会大打折扣。
则未来你需要将20 甚至 30 件工作做得更好,才有可能弥补之前的负面印象。与其如此,还不如少做,没把握的不做,容易出现错漏的谨慎做、慢慢做。走得稳胜过走得快,哪怕你初期能力表现很平庸,但只要不出错,日积月累发展下去,至少不会留给他人负面印象。
此项适合「自我定位」五个维度评分都比较一般的个体——此时你们混职场的重点并不是跑得有多快,而是“以稳为主”。
根据企业文化氛围决定该如何展示学历、家庭背景。不同的企业,对上述的喜恶可能是完全不同的;有些企业里面,大家都喜欢追捧学历牛、家境好的人;但如果在另一些企业展示上述,则很可能被群起而攻之。
作为新人,先观察,再展示,千万不要一概而论!
私下、只面对上级的时候,再展示独特性、优秀的专业知识及综合能力。
② 对企业外部展示,目的是:价值交换,获取更多「潜在用户」。这个维度的操作原理可以参见产品运营的AARRR 模型:拉新→ 留存→ 促活→ 裂变→ 变现(及二次转化)。知道你所在的环境、场合中,对方需要怎样的价值,他们的真实需求及痛点是什么? 根据不同场合下不同用户的需求,有针对性的展示自我价值。自我价值的推广原理类似于“个人IP”,即,你要有清晰明确的品牌标签。新人需要做的重点是:弄明白你的品牌标签到底是什么?以及通过什么渠道进行展示?
详细内容星球其他文章有涉及,不累述。
前段时间接到很多诸如:
-- “工作强度太大了,心态经常崩溃,总是忍不住想哭,怎么办?”-- “严重拖延,每天都觉得很丧。”-- “我好迷茫啊,不知道该做什么、适合什么,姐姐能否给指个方向?”
上述其实都是源于「没能做好自我管理」造成的。
①没能做好情绪管理。②没能做好时间管理。③没能做好目标管理。
上述每一点,咱们星球都有发文章提及过,其中,通过最近#每日打卡# 我发现很多小伙伴的主要痛点来自于「没能做好时间管理」,有时间会单独发文章聊聊这件事,感兴趣的可以持续关注。
综上,新人想要混好职场,需要重点避免以下事项:
× 避免高不成低不就。× 避免刚入社会就进入瓶颈。× 避免被油条抢功、挖坑儿、甩锅、推责。× 避免埋头苦干却不被看到,没有功劳也得不到苦劳。× 避免动辄心态崩溃、情绪抑郁。× 避免效率低下、拖延、得不到成就感及满足感。× 避免工作后圈子反而越来越窄、视野越来越闭塞。
想要解决这些问题,就需要:
√ 做好自我定位。√ 具备自学能力。√ 恰当的自我展示推广。√ 洞悉“自我管理”真谛并贯彻实施。
以上,具体的大家也可以在星球搜「职场新人」,我们有专门一个系列、给大家做参考。 持续分享的特邀嘉宾还有:
阿秀 —— 「阿秀的进击课」星球星主。2016 年从北大研究生毕业,知名个人成长专家和职场专家。个人成长类公众号「进击的阿秀」号主,曾写出过单篇阅读 150W 和全网阅读超过 1000W 的网络爆款,毕业两年左右就实现了税后年收入超 100W 的职业目标,更是被 36 氪、LinkedIn、脉脉聘请为特邀作家。
陌川 —— 「陌川的人生充电小学堂」星球星主,微博签约知名职场博主,累积阅读超过五千万,HR总监 12 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,开展职场、自我管理训练营累计十余次,成功帮助部分粉丝跨行跨领域、迈入人生崭新阶段。
王盐 —— 「王盐的问答社区」星球星主,前滴滴出行高级产品运营经理,微博知名互联网博主。
Iris ——「复业实验室」星球星主,专注赋能个体职场/斜杠/创业者,孵化个人品牌,公众号偶尔动脑和复业实验室主理人,曾就职于腾讯近 5 年,服务腾讯广告和微信支付业务,南京大学市场营销系本科,美国本特利大学市场分析系硕士。
徐瑾 —— 青年经济学者,资深财经观察家。英国《金融时报》(FT)中文网财经版主编,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,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。
唐韧 —— 「唐韧的知识星球」星主,《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》作者,36 氪、腾讯大学专栏作者,公众号「唐韧」创始人,有过 4 年创业经历,也在大厂待过,现在是一名自由职业者。